逐迹季风千万里:激光雷达助力南海季风爆发全程海洋剖面观测

发布者:浙大宁波校区发布时间:2021-06-19浏览次数:338

2021年5月至6月,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刘东教授、刘崇教授团队携带自主研制的两套海洋激光雷达系统——海洋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海洋偏振激光雷达参与南海季风综合调查航次,在中国南海航程超三千海里,助力南海季风爆发全程海洋剖面观测。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共同参与实验。航次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海洋-陆地-大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效应创新团队”,中山大学于卫东教授任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周雨迪博士全程参与了海试实验。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连续的季风爆发前后中国南海水域浮游植物的剖面特性。在海试期间,使用海洋激光雷达和原位仪器,开展了海洋激光、水体剖面生物光学特性的测量研究,获得了超一个月的走航剖面数据和大量的固定站点数据。航次穿越了南海小暖池和多个中尺度涡,并与今年3号台风“彩云”肩并肩航行,将为季风爆发对海洋影响的研究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

海洋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设备,能够走航探测海面以下数十米范围内的海水浮游植物剖面特性,可昼夜连续观测,也可覆盖包括极地在内的全球海域。这些优势使得海洋激光雷达正逐渐成为构建海洋立体观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东教授、刘崇教授所带领的激光雷达研究团队,以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HSRL)为研究特色,以视场展宽迈克尔逊干涉仪(FWMI)鉴频器为关键技术核心,围绕大气及海洋等环境探测中的颗粒物遥感开展研究,进而解决生态环境及气候气象等相关领域的科学问题。团队成员周雨迪博士为浙江大学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教师,目前主要致力于海洋激光雷达及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的研制与应用,寻求海洋学与光学的学科交叉,以解决海洋上层水体观测相关的科学问题。


关闭